出品人:鄒東方、林依峰
學術主持:樂堅
策展人:汪東東
展覽時間:2018.7.7-7.28
開幕式時間:2018.7.7 pm4:00
展覽地點:上海梧桐美術館
地址:上海市嘉定區江橋鎮金園四路258號
開放時間:am10:00-pm6:00
媒體支持
投資藝術、雅昌藝術網、嘉定電視臺、江橋報、收藏家、璽鑒藝術、99藝術網、崇真藝術網、澎拜新聞、一號藝術公社、在藝app、中國美術家書法家藝術網
序——虛空耶
樂堅/文
今天,擺在我面前的幾組看似無主題的作品還是讓我意外,表達了作者對于當下藝術命題的關照和思考,我熟悉的何惠忠是一個熱愛生活,熱愛藝術,熱愛收藏,對陌生領域永保興趣感的這么一個人,盡管很長一段時期內,何惠忠以一個廣告策劃人自居,但這背后的不為人知的對待當代藝術的探索是最為關鍵,這種一貫或個人主義的堅守似乎是他對藝術的認定。在繪畫中,常常因為一個想法或對自然物體著迷而產生自發的表達。
第一印象的吸引力透發我們持續觀察事物的興趣,這個觀察既是向內又是向外延展,在行動的過程中,堅持做下去不斷地認識感知,當初的感受顯的重要,如何在一開始的沖動影響下保持新鮮的觸動,并在藝術實踐中保持一貫的平衡,想法和感覺,開拓和嘗試,如果創作偏離方向,或這也是一種經驗的實踐,看看是否可以將它導回原來的思維框架中和延伸之不確定的實驗可行性,如果行,你可能開始了新的前進方向,并期待達到更好的結果。何惠忠嘗試了這種可能,他折中地依循每個主題風格最大表現性以達到某種熟知的創作方式,從作品的結果看似乎具體了這種藝術導向模擬為主的架上趨勢,而關鍵在于這種結果能走多遠,畫家的視野真的不同于一般人嗎?
何惠忠所擁有的那雙天真的觀察自然的眼睛,保持孩童般開放的態度,毫無成見,更不會被“什么是可能的”“什么是不可能的”之類習慣所束縛。
2018年春夏于樂樂齋
何惠忠
畫家、收藏家。1961年生于上海,1984~1988就讀于上海大學美術學院,2000畢業于上海大學美術學院研究生班。
多年來一直探索東方文化,及其在繪畫語言中的表達與呈現。對佛教藝術的研究和探討,近年來對“通、靈、靜、覺、光、精、氣、神”有所感悟,創作了一些作品。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展出,并被有關機構和個人收藏。
佛——《氣-阿彌陀佛》
畫布 油畫顏料 丙烯顏料 國畫顏料及綜合材料 100x100cm

《神-心經》
畫布 油畫顏料 丙烯顏料 國畫顏料及綜合材料 100x100cm

《靈》
畫布 油畫顏料 丙烯顏料 國畫顏料及綜合材料 100x100cm

《靜》
畫布 油畫顏料 丙烯顏料 國畫顏料及綜合材料 100x100cm

《拜古》
畫布 油畫顏料 丙烯顏料 國畫顏料及綜合材料 100x100cm

《通》
畫布 油畫顏料 丙烯顏料 國畫顏料及綜合材料 100x100cm

《已物》
畫布 油畫顏料 丙烯顏料 國畫顏料及綜合材料 100x100cm

《則物》
畫布 油畫顏料 丙烯顏料 國畫顏料及綜合材料 100x100cm

《中國制造》
綜合材料100x100cm
來源:上海梧桐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