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新聞4月14日電(徐銀)由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主辦的展覽“佛國山水II——靜水深流”及綜合項目“佛國山水III——世界”14日正式面世。據介紹,這是此前展覽“佛國山水I——造像深處”的延續。本次展覽總策劃人為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創始人、館長戴志康,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副館長杜曦云任策展人,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理事會理事長沈其斌任藝術總監。
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創始人、館長、“佛國山水”總策劃戴志康。/官方供圖

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理事會理事長、“佛國山水”藝術總監沈其斌。/官方供圖

本次展覽參展藝術家胡項城。/官方供圖

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副館長、“佛國山水II—靜水深流”&“佛國山水III—世界”策展人杜曦云。/官方供圖
據了解,“佛國山水II——靜水深流”參展藝術家包括:冰逸、陳督兮、管策、胡項城、李昕、劉廣云、孟煌、秦風、邱黯雄、吳高鐘。同時,本次展覽還加入明、清和民國時期藝術家的作品,盡管作品的媒介各不相同,但都圍繞體生命和自然、宇宙的形而上關系這個人類的永恒話題展開表達。其中,既涉及對人類身處其中的大自然的感恩、對浩瀚宇宙的敬畏,以及由此而生的對短暫生命的珍惜、對塵世煩擾的淡泊。同時,順延出本土傳統文明和當代文明間的交織,入世和出世的纏繞等。這些作品表達著藝術家具體的欲求和問題,也映射著不同處境中的普遍人性,如同“靜水深流,綿延至今”。視覺呈現的背后,是多個視角間的逡巡、是在直覺感知和形而上思考間穿梭的生命狀態,并延續著喜瑪拉雅美術館長期推動的“山水社會”文化理念。
開幕現場,嘉賓云集。/官方供圖
對于本次“靜水深流”的策展理念,杜曦云談到:“人是文明的容器,從農業到工業再到如今的后工業,文明在不斷刷新中呈現著豐富的差異,身處不同文明語境中的人也異彩紛呈。但從另一方面看,人的基本情感、欲求等我們統稱為‘人性’的特征,似乎沒有太大的變化。作為整體的‘人類’所面對的問題,都是所謂‘人性’的問題。盡管生存處境的差異相當大,但因為人性沒變,所以人對相似的問題往往也會呈現出相似的反應。這是我們探討普遍價值觀的基礎。”

展覽現場。/官方供圖

展覽現場。/官方供圖
同期浮出水面的“佛國山水III——世界”則將是一個以藝術為出發點,跨學科、跨媒介、跨地域的綜合項目,向各領域盡可能開放,讓精彩的個體參與進來,通過展覽、講座、演出等適合各自表達的靈活方式,讓圍繞主題所產生的智慧和美學,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逐漸生長起來。(完)
來源:中新網上海